1973年的中原大地,武汉军区突然把三个野战军的军部全搬到了河南。
第1军驻开封,第43军驻洛阳,第54军驻新乡,这操作让不少人都看傻了眼。
河南这地方不靠海不靠边,放这么多兵是要防谁?
难不成要防隔壁老王家的大黄狗?
这背后藏着的故事,可比想象中精彩多了。
那年头的中国军方可是被珍宝岛那一仗给打醒了。
1969年苏联人在边境上搞事情,沈阳军区急急忙忙调兵南下,结果愣是花了六天六夜才赶到前线。
这要真打起来,黄花菜都凉透了。
老参谋们急得直拍桌子,这哪行啊,得在中原腹地放几个"定海神针"才行。
郑州这地方可不得了,全国七成的军用物资都得从这儿过。老铁路工人们到现在还记得,那时候郑州站一天要过七十多趟军列,那场面,跟赶集似的热闹。要是这地方出了岔子,那可真就是"断粮"了。
开封的柳园口渡口更是个狠角色。1948年淮海战役那会儿,这儿一天就送过去五个整编师。老战士们提起这事就竖大拇指:"柳园口这地方,顶得上一个集团军!"第1军放在这儿,可不就是守着这条"黄金水道"嘛。
洛阳就更绝了。洛阳轴承厂出的轮毂直接装在三军的坦克上,老师傅们干活时总爱念叨:"苏联人算个啥,咱这手艺才是真本事。"更厉害的是洛阳机场,1969年就能起降轰5轰炸机。这地方要是不放兵,那可真是暴殄天物。
新乡这地方看着平平无奇,可抗美援朝那会儿就是物资集散地。第54军的装甲部队在这儿训练,铁路装载只要四个小时,比常规时间快了三倍。老连长们抽着烟说:"新乡编组站?那就是咱的传送门!"
打开地图仔细瞅瞅,开封、洛阳、新乡到郑州都是八十公里。摩托化部队两个小时就能杀到,这布局活脱脱就是个等边三角形,把郑州护得严严实实。1975年郑州铁路局专门设了个军列调度台,三大野战军二十四小时内就能冲到山海关、张家口。参谋部的老首长们看着地图直乐呵:"这就叫中原铁闸!"
时间一晃到了2016年,军改后的中部战区第83集团军驻地还是在洛阳。为啥?因为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在这儿交汇。老传统不能丢啊,这就跟河南人爱吃烩面一样,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。
说到底,1973年武汉军区这步棋下得是真妙。河南这三座城守的不光是铁轨,更是整个国家的命脉。现在打仗讲究的是"制物流权",可仔细想想,这布局跟当年有啥区别?老祖宗的智慧,还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处理。
创通网配资-股票可以杠杆-配资炒股-1比10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